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年一場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經濟社會秩序受到嚴峻挑戰,但是我國保持戰略定力,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開啟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堅持“穩發展”,經濟政策穩中求進釋放強勁動力。中國經濟新跨越源于宏觀政策的穩,成就了經濟增長。盡管今年由于疫情造成了國內外市場的不穩定,但我國始終圍繞了“穩”、“活”、“托底”的經濟政策主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特別是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任務,穩定了經濟發展,穩住了民生基本盤。比如,今年我國實施的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紓困企業的政策,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的政策等都有力的促進了社會的穩定發展,經濟的平穩增長。
暢通“全鏈條”,讓非常時期的產業發展“不掉鏈”。經濟體系環環相扣。風險面前,成千上萬鏈條相互支撐,守住了中國經濟的春天。比如,我國針對產業鏈問題及時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為穩定全球供應鏈注入一針“強心劑”。還有,加強基礎工藝、關鍵材料、核心技術創新,加快推進新基建,提速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等等,都持續打通了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堵點”、補上“斷點”,這些舉措暢通了“全鏈條”,讓非常時期的產業發展“不掉鏈”,既為保企業生產、穩中國制造貢獻著力量,也為國際市場分享發展紅利提供著中國機遇。
全力“保民生”,把民生難點轉變為撬動發展的支點。辦好民生事,群眾的福祉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就有了強大的保障,經濟增長也會保持持久的動能。今年以來,疫情暴發,民生問題備受關注。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我們看到,從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從千方百計穩就業到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我國都在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書寫著亮眼的民生成績單。比如,解決就業方面,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以“共享經濟”、“零工經濟”和“宅經濟”為理念的新型職業形態風生水起,依托數字經濟興起的多元化選擇,不僅解決了群眾的就業難題,而且讓他們贏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從中可以得出啟示,全力“保民生”,就能把民生“難點”轉變為撬動發展的“支點”。
穩中求進“孕新機”,中國經濟“開新局”。新征程上,向高處攀登、向遠處前行。2021年,中國經濟將闊步邁入新發展階段,站在經濟總量迎來新跨越的這樣一個新起點,只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14億人挽起手來向前行,中國經濟的奇跡還將開啟新篇章!
文/王麗君